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月16日报道,世界银行警告,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银行研究人员说,贸易冲突今年可能加剧通胀并导致利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穷国的增长停滞将阻碍减贫事业。
世界银行在其最新预测中警告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未来几十年,目前的状况不足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说,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2.7%,与2024年持平。
这样的增长速度无法“抵消数年来连续发生的负面冲击”——例如新冠疫情以及欧洲和中东地区爆发的战争——“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害”。
该行警告说,“激增的贸易限制”将成为“重大下行风险”。此外,持续通胀可能导致央行推迟预期中的降息,从而抑制经济活动。
该行还说,这些不确定因素对全球经济构成“严峻挑战”,并对穷国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有望继续推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世界银行将美国2025年和2026年的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2.3%和2%。
欧元区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1%。
将于本月20日第二次入主白宫的特朗普威胁称,要对与美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国家征收高额进口关税。中国、韩国和加拿大可能成为受关税冲击最大的国家。
高债务负担、增长放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叠加,可能给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巨大压力。世界银行预测,未来几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约为4%,远低于疫情前水平,且“不足以推动减贫和实现更广泛的发展目标”。
研究人员说,未来几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降至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世界银行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说:“对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接下来25年将比过去25年更艰难。”
他说:“曾经助力它们快速发展的大多数因素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严峻的挑战:高债务负担、投资和增长乏力以及不断攀升的气候变化成本。”
发展中国家增长放缓可能拖累全球GDP。世界银行估计,自世纪之交以来,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目前,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GDP总量的45%,较2000年的25%大幅上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贡献。
世界银行将这一上升趋势归因于全球金融市场和贸易流动的进一步融合,这种融合在本世纪初表现得尤其明显。
另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月16日报道,随着特朗普强势重返美国白宫,世界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经济论坛咨询的大多数(56%)杰出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一新形势下,全球经济将略有放缓。这种略显悲观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源于与碎片化——特别是在商品流通、劳动力和技术领域——相关的风险,但这种情绪在全球各地的投射非常不均衡。受访专家大多预计美国和南亚将实现稳健增长,而欧洲等则将面临困难。拉丁美洲也是前景较为黯淡的地区之一。
大约70位来自国际机构或大型企业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了这份报告背后的首席经济学家团体。
61%的人认为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将引发长期的经济转变,而不仅仅是暂时的震荡。
从全球整体来看,94%的人认为,美国的关税增幅无论如何都将小于竞选期间和总统就职前所宣扬的幅度。对贸易的打击将主要集中在货物方面,对服务领域的打击则不会那么严重,人们对服务领域贸易持续增长抱有信心。
无论如何,这一让世界远离以自由贸易为基石的全球化共识的重大转变,其预期影响是相当大的,从供应链重构的深化到消费者成本的增加。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转变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大多数人对2025年全球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
世界银行大楼(路透社)